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耗时:
导读
2022年1月23日
星期一
近期,激光界依旧创新不止……
企业动态
近日工业防护眼镜,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1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装备认定结果,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的3万瓦高速高精超厚板智能激光切割成套装备入选“国际首台(套)装备”,这也是温州市企业首次入选该档次制造业首台(套)装备。这也是国际上第一台最高功率的激光切割成套设备。
目前,该产品取得了4项“卡脖子”核心技术突破和2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进步,产品适用于重载工件切割的机械结构、电气驱动系统及运动控制系统,出色的解决了超厚板材、高速切割、高精度高质量切割过程的稳定性技术难题,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一种新的加工工艺和方式,尤其将为我国航空工业、工程机械、国防工业、船舶工业、大型钢结构等国家重大工程应用领域提供性能卓越、质量可靠、技术安全稳定的国产化成套装备。
炬光科技为半导体厂商供应激光退火系统
1月17日,炬光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集成电路芯片设备集成商提供半导体激光退火系统及核心元器件。据招股书显示,炬光科技目前正拓展激光行业中游的光子应用模块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被逐步应用于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科学研究、汽车应用、信息技术等领域。2020年,公司进入台积电供应链。
当前,炬光科技正基于激光行业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技术壁垒,向车载激光雷达、半导体制程、家用医疗健康三大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中游应用领域进行布局,在做强上游核心元器件基础上实现技术在行业中游的商业化拓展。此外,今年1月1日起,炬光科技旗下各子公司、各产品线统一使用品牌,未来公司将坚持"国际化+品牌化”全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为客户和市场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专业的服务、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通快新技术可将激光3D切割速度提高多达 60%
近日,通快开发了一项被称为“ Speed”的新技术,提高了金属板材切割的速度和效率,并为热成型零件的3D切割提供了优势。据通快产品经理理Ralf Kohllöffel介绍, Speed使厚度达4 mm的板材的切割速度提高60%,与传统的激光切割相比,这项技术使每个零件消耗的切割气体也减少了约50%。更重要的是,在相同的激光功率下,它使切割过程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5%,从而切实为客户节约成本,并带来真正的生产力提升。
Speed的核心是一种新的专利激光光缆(LLK),它是一种特殊的“二合一”创新产品,具有内外纤芯。一个碟片激光器耦合激光进入LLK和分配激光功率的内部和外部核心使用一个称为楔型开关的设备。这允许用户更精确、更灵活地调整激光功率和光束轮廓,以适应目前正在加工的板材厚度。
GW千台风冷激光手持焊机订单落地
1月18日,光惠激光与奥信激光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就千台风冷激光手持焊机订单等合作事宜,在齐鲁激光共享产业园举行签约仪式。奥信激光是国内专注于从事大功率激光焊接、激光增材熔覆、焊接材料与工艺整合服务的设备制造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本次签约重点事项之一就是奥信激光向光惠订购千余台风冷激光手持焊机,通过战略合作支撑奥信激光在华北业务的拓展。
奥信销售负责人余总表示,这次发力华北市场重点是瞄准山东地区非标汽车(农用车/作业车)车厢改装制造行业,白板车厢基本采用1-2mm镀锌板折弯+焊接而成,长线焊缝较多,这种状况非常适用风冷手持焊机发挥优势。他充分比对风冷激光手持焊机的优势后,对这个细分市场的应用前景非常乐观。
募资9.5亿,这一企业锂电激光焊接技术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日前,由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惠州学院共同完成的“锂电池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利元亨专门从事高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产品覆盖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安防、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主打产品是锂电设备。技术方面,公司是全球少数具备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电池模组组装以及Pack整线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目前利元亨已经掌控了锂电池从前段涂布,到电芯装配段的卷绕、极耳焊接机、封装机,到电芯检测段的化成分容设备,再到电池组装段的模组、PACK自动化线的研发技术与生产能力。
行业动态
华工激光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共绘智造蓝图
1月20日,第一届华工激光精密微纳加工及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论坛在武汉举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十余位专家、教授为技术革新建言献策,谋篇布局。论坛上,华工激光围绕精密微纳激光当前及未来技术发展、产业应用与专家教授展开讨论,共话技术成果,探索科研趋势。
全球范围激光行业激烈竞争、行业结构频繁调整、新发明和创新技术接踵而来,华工激光精密事业群总经理王建刚表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 长远的技术规划以及落地对于保持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和差异化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华工激光将坚定国产替代、行业领先的战略思路打造专精特新产品,助推产业升级。
2026年激光防护眼镜市场价值将达4.116亿美元
据GIA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称,全球激光防护眼镜市场到2026年将达到4.116亿美元,在预测期间的CAGR为5.3%。近年来,各国都出台了严格的法规,要求在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暴露于激光的行业使用激光防护眼镜。这些环境和相关风险促使大量雇主为工人提供先进的激光防护眼镜,以提高安全性。防雾激光防护眼镜的推出也提振了全球市场,旨在保护眼睛免受有害激光的过度照射。
制造业是防护眼镜最大的应用市场,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员工必须佩戴防护眼镜,该版块目前占全球激光防护眼镜市场24.5%的份额。医疗保健是激光防护眼镜的细分市场之一,预计其CAGR在预测期内将达到6.3%,为1.591亿美元。中国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7090万美元的市场规模,在预测期内的CAGR为7.2%。此外,在亚太、中东和非洲工业防护眼镜,特别是制造业、汽车、军事和医疗等以工人频繁接触激光设备或环境为特征的行业,激光防护眼镜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分会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武汉举行
1月17日,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2022年第一批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会议期间主要对华中科技大学提交的《大功率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团体标准项目建议和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团体标准项目建议进行了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上述两项标准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议标准发起单位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标准立项申请书,完成立项报批。
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在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水下通信、激光显示及激光照明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急需制定蓝光半导体激光的技术和产品标准。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具有峰值功率和脉宽灵活可调、光束质量好等优势,能用于激光清洗、激光打孔、精密切割等工业制造领域及空间探测和军事领域。目前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产品比较成熟,急需制定相关标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姚建华团队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首批“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 浙工大姚建华教授领衔的“高能束制造与增材制造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高能束制造与增材制造教师团队”在浙江省特级专家姚建华教授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需求,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转型升级、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国产化制造作出重大贡献,经过20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团队。团队教师包括机械、材料、控制、光学、物理、管理等多学科专业人才,实行揭榜成团、协同作战、资源全共享的紧密型团队管理模式,具有融洽的团队协作氛围。此外,团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矢志不渝做立地顶天的研究。
武汉出台“光谷制造业20条”助力产业提升
1月18日,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东湖高新区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光谷制造业20条”)。“光谷制造20条”重点聚焦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集地、重点产业链协同创新聚集地、工业数字经济高地、绿色集约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四个方面。具体政策如下:鼓励小微企业上规模;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领军企业"规模提升;加强企业成长的金融支持;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支持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工业设计发展水平;鼓励新技术、新产品试点示范;强化质量品牌支撑引领;支持企业发展绿色制造;促进产业链协同和融通发展;支持企业参加知名展会;支持制造业行业协会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化发展;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创新"链式"服务机制;打造优质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和做好安全生产服务。
技术前沿
暨南大学单细胞光学微手术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辛洪宝教授等在单细胞光学微手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热等离激元与光学捕获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单个癌细胞的微手术和细胞内细胞器的精准操控。
辛洪宝教授等提出了一种热等离激元与光捕获力结合的新方法,在不干扰邻近细胞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单个癌细胞的精准光学微手术,进一步实现了靶向高效基因递送和细胞内线粒体的提取与操控。该方法利用局部等离激元光热效应对细胞膜进行靶向可控穿孔和细胞膜可逆修复,通过细胞膜孔洞实现靶向基因递送,进一步利用光纤光镊进行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光学提取和精确操控。该方法为单细胞微手术、基因递送和细胞内细胞器操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光学方法,为从单细胞和亚细胞层面深入了解细胞病变过程及揭示与细胞器病变相关的疾病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上光所在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非线性自压缩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非线性自压缩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利用多薄片级联与非线性自压缩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周期量级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目前,多薄片级联方案已被证实可以用于超连续谱和周期量级脉冲产生,但主要的研究都基于800nm的近红外脉冲,因此需要额外如啁啾镜的色散补偿元件。
实验装置示意图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多薄片级联与非线性自压缩方案相结合,利用YAG薄片获得了4μm波段的中红外超连续谱,并通过非线性自压缩过程的精确色散补偿,获得了3.44 mJ、29.4 fs(约2.2个光周期)的周期量级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能量效率高达71.7%。这种方法结合了多薄片级联与非线性自压缩的优点,不仅能量效率高、系统稳定,且可有效减小脉冲后压缩系统占地面积。同时,该方案可以扩展到更高能量的中红外脉冲后压缩上,为超强超短中红外激光的产生开辟新途径。
海外来风
“光子回收”效应可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日前,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首尔国立大学和高丽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展示了光子回收和光散射效应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为高效太阳能转换提供了新途径。目前,最先进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现出超过 25% 的高效率,接近硅光伏的创纪录效率。为了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否能够达到光伏效率的上限(在单结半导体中已知为34%),科学家进行了多次研究。
当光子在钙钛矿等再吸收半导体中辐射时,它可以被发射器本身再吸收并产生新的光子。这种重新吸收和重新发射光子的过程被称为光子回收。此前也有科学家研究过光子回收的影响,但它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实际贡献一直备受争议。在新研究中,科学家证实了光子回收的作用。基于研究小组准备的器件,科学家发现,光子回收和光散射效应极大地提高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大约为5倍),并显著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压。
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阅读《中国激光界》2021.12电子版刊物。
内容由小界界整理、编辑和编译
部分内容参考:各家企业及机构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