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耗时:
这三者都是 OO(Object-)领域的思想。
一般我们我们接到产品经理的需求后oop思想,开发阶段分这样几个步骤:
可行性预研阶段,此阶段评估需求是否合理,能否实现;OOA阶段,此阶段分析用例,定义领域模型;OOD阶段,此阶段定义类图,类之间的交互图(时序图等);OOP阶段,根据OOD设计的类图,类之间的交互图输出代码。
那么除了可行性预研阶段,其他三个阶段都是需求开发的重要步骤。
OOA
OOA,Object- ,面向对象分析。此过程是把现实的需求转义为领域模型(Domain Model)问题,以及输出领域模型(Domain Model)。
OOA 的主要流程也有既定的一些步骤:
根据需求输出用例,用例为所有的使用场景,主要为用户与应用的交互根据用例输出领域模型(Domian Model),领域模型(Domain Model)也就是常说的业务逻辑。这时候会输出概念类,概念类的交互关系,这些概念类一般是系统的直接映射。
在 OOA 中,考验的是程序员的分析能力。拥有 OOA 能力的人,能抽象出更全面,更能准确复用的系统设计。
OOD
OOD 全拼为 Object- Design,面向对象设计。
此过程是把我们的领域模型转为逻辑架构,类图,类之间的关系。 如何分层,如何分包,如何保证高内聚低耦合都是这部分要考虑的问题。这个阶段输出类图,时序图,模块图等。
OOP
OOP 全程为 Object- ,面向对象编程。是将 OOD 的设计结果转为面向对象编码的过程。
在这一个步骤中,我们要非常注重 OOP 的思想。
OOP 思想指的是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对象强调对象的抽象,还有“封装”、“继承”、“多态”,相比面向过程该思想专注于通过对象的一些方法去解决问题,不同的功能可能由不同的对象来负责解决。
面向对象思想中,主要需要注意下面这些原则:
总结
OOA,OOD,OOP 是针对现实的需求最终输出产品过程。在现实中 OOA,OOD 并没有显著的区分。OOA,OOD,OOP 有时是不断的交替进行。
对于现在的软件开发中,大部分迅速敏捷至极的项目,基本上是不会输出相关的开发设计图资源的,而是直接进入到 OOP 的阶段。直接进入 OOP 阶段,缺乏足够的 OOA 以及 OOD 过程,那么就会对 OOP 阶段的代码质量造成影响。
这里也并不是说有了 OOA 和 OOD,系统的质量就一定好;而是有了 OOA 和 OOD,可以输出更符合标注和规范的 OOP 代码oop思想,完成更出色的系统设计。
参考文档: